0510-83568869

13921398638

绿色船舶驶入发展快速航道

1970-01-01 检测设备

  蔚蓝海洋上,大河航道中,很多类型的绿色船舶应用电力、混合动力和清洁能源起航,为绿色发展提供不一样的节能环保型航运方案。

  今年4月,中国船舶集团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包括建造12艘甲醇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和4艘LNG(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两国在绿色低碳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

  10月11日,我国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三峡氢舟1”号,在湖北宜昌三峡游客中心(九码头)完成首航,这标志着氢燃料电池技术在我国内河船舶应用实现零的突破。

  从远洋到内河,绿色船舶为何受到青睐?目前,绿色船舶生产和研发有哪些新突破?日前,记者对业内人士进行采访。

  今年以来,瞄准低碳清洁燃料动力,造船业牵手海运公司动作频频,绿色船舶不断取得新进展。

  LNG燃料领域,上半年,沪东中华累计交付大型LNG运输船9艘,新接订单金额超200亿元。中国船企在全球大型LNG运输船的市场占有率已提升至35%;

  动力电池方面,7月26日,由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承建的全球最大700标箱纯电动力集装箱船出坞下水,续航能力达到380公里,可实现全程纯电航行;

  甲醇燃料方向,7月,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河柴重工公司自主研发的国产甲醇燃料发动机首次点火成功,预计首型国产甲醇双燃料低速机产品将在2025年推出……

  不同技术路径的背后,是同样的绿色发展理念。“绿色船舶,即使用先进技术或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降低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船舶。”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有关负责的人介绍,绿色船舶的主要特征一是环境友好,船舶产生的污染物少或能得到一定效果处置;二是节能高效,船舶能效水平较高,运营更节能;三是技术先进,一般会用技术方法或清洁能源提升船舶绿色水平。

  作为全球第一造船大国,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紧跟绿色低碳发展大势,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发展迅速,绿色船舶占比稳步提升。

  看增长趋势,当前我国交付的新造船舶中,采用新能源清洁能源的船舶占比为15.6%,新接订单中这一占比达到50%左右。随着国际上各类减排措施实施,两项占比还将继续扩大。

  看具体领域,LNG动力船舶应用已比较广泛,甲醇动力船舶已进入实船应用阶段;锂电池动力船舶正处在发展起步期。此外,近3年交付船舶中,水动力节能装置使用比例达到68.8%,并实现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可控。

  “当前,全球贸易量的80%以上通过海运完成,绿色低碳已成为船舶航运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今年7月,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新的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提出到2050年左右实现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愿景。使用绿色替代燃料,是实现减排的重要路径。

  “作为客货运的重要载体,绿色船舶的发展对加快老旧船舶淘汰改造,促进港口绿色配套设施建设,以及推动水运设施标准升级等起到了关键作用。”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有关负责人说。

  以不久前完成首航的“三峡氢舟1”号为例,该船为钢铝复合结构,乘客定额80人,主要是采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额定输出功率500千瓦,最高航速28公里/小时,巡航航速20公里/小时,续航里程可达200公里。据测算,“三峡氢舟1”号相比传统燃油动力船舶,预计每年可替代燃油103.1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3.67吨。

  “三峡氢舟1”号的能源补给站为位于三峡工程下游杨家湾码头的“中国三峡绿电绿氢示范站”,这是国内首个内河码头型制氢加氢一体站,利用三峡电站发出的清洁电能进行电解水制氢,氢气经过压缩、储存、加注等环节,直接供给氢能源船舶。

  “水运自身具有运能大、污染少、能耗低等绿色低碳方面的比较优势,船舶作为水运行业中的主要运输装备,其绿色化水平的提升将进一步凸显这一优势。”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有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全国内河已发展LNG动力船460余艘。上海、江苏、湖北等省市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电动船舶发展。中远海运集团等企业正积极开展换电模式电动集装箱船试点,甲醇、氢燃料电池等动力船舶也在试点发展。

  靠港岸电系统的完善让更多船舶用上绿色能源。上半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港口和水上服务区岸电使用量超5000万千瓦时。2021年以来累计完成近1.3万艘船舶改造,其中游轮、商品汽车滚装船和集装箱船实现受电设施全覆盖。

  “作为世界航运大国,我国应抓住2020年至2030年这个加速突破绿色船舶核心技术的关键窗口期,加快向海运强国迈进,为实现绿色船舶产业化打好基础。”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受益于日趋完善的法规体系和慢慢的提升的建造技术,近年来我国绿色船舶驶入发展快速航道。但总体看,当前绿色船舶规模还较小,完全走向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仍任重道远。

  “建造和经营成本高是原因之一。”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有关负责人说,从调研情况看,绿色船舶建造成本远高于燃油船舶。例如,LNG燃料动力船舶较新建同等吨级的柴油动力船舶成本增加近40%。且受市场波动影响,LNG阶段性价格高于燃油,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挫伤船东应用积极性。

  “一些绿色船舶技术总体上还不太成熟。”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一些绿色船舶技术总体上还不太成熟,比如氨燃料船舶应用前景好,但氨燃料发动机还处于研发试验期。加之全球航运需协同发展、船舶常规使用的寿命较长等因素,绿色燃料的选择和替代仍需较长时间。

  不过,无论是推动水运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还是加快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绿色低碳已成为船舶航运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下一步,应加快完善绿色船舶发展的技术标准,开展示范应用、商业推广,并积极争取相关财税优惠政策,支持引导船运企业加快建改造绿色船舶。”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有关负责人说,同时,加大绿色船舶关键技术和装备科研攻关,完善相关服务配套设施,为绿色船舶提供高效便捷的运营服务,从而更好抢占绿色船舶国际竞争优势,加快我国向海运强国发展。(本报记者 韩 鑫)

  前不久,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作为科普场馆类入选2023年“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健康、养老等民生科学技术研发应用”“制定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

  无论是颠覆性技术自身的创新突破,还是利用颠覆性研发技术新产品、实现新产品的大规模应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力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创造更多新产品,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会更加强劲。

  闫建斌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围绕紫杉醇生物合成及相关工作,他带领团队钻研了近10年。

  相关研究成果日前以《单分子自由基中量子自旋转换的调控》为题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

  如何进一步打通区域协调发展“经络”?如何充分的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本刊特邀请代表委员进行探讨。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特点是创新。从AI、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科学技术创新引领推动生产力革新突破,进而催生新的产业形态。”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当前,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商业应用正在加速落地,已成为数字化的经济领域的新兴起的产业之一,但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仍不完备。建议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构建安全完备的AI治理政策体系。

  履职7年,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吕春祥代表年年都会提出碳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议案,同时不断延伸履职触角。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

  3月7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上空,一群雨燕飞过蓝天,衔来春意渐浓的讯息。王路还提到,要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布局等。她建议,逐步提升我国多层次长期资金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为科技型公司可以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万泉代表表示,近年来,我们国家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科学技术创新对产业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过去一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科技和装备支撑稳步增强,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如何持续推动农业高水平发展?本刊特邀请代表委员畅谈观察和思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1.3亿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46.4%,占全国农村人口的26.5%。农村养老是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王德保透露,中心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河套合作区的区位优势,协同香港、面向全球,在河套合作区建设大湾区国创中心国际总部。

  “主轴承的服役寿命与可靠性受到材料、设计、制造技术等多种关键因素制约,研制难度随尺寸增加而倍增。

  为加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2023年,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指导意见》。

  文生视频、智能家居、智慧工厂……近年来,AI发展速度之快、应用场景范围之广备受瞩目。

  月表可开采资源均赋存于月壤/月岩地层中,月球采矿是典型的多资源共采问题。